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理论月刊
曾用名:湖北社科通讯
主办: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ISSN:1004-0544
CN:42-1286/C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政治军事法律综合
期刊热词:
社会与法治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湖北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综

来源:理论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开放理论研讨会综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湖北改弊端是坐碑带有值旨性;隋时产品“过剩”,引发经济危机。对于计划经济,一些学者认为应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一,计划经济是人类

开放理论研讨会综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湖北改弊端是坐碑带有值旨性;隋时产品“过剩”,引发经济危机。对于计划经济,一些学者认为应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一,计划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第二,计划经济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些国家起过重要作用。如苏联通过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增强了国力,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建立之初,按计划经济模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曾取得较大成就。第三,随着时代的变迁,计划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甚至阻碍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向新经济体制转换。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会代表认为,它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也不同于我们过去实行的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有的代表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也有的代表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效益性、法制性经济。大多数代表指出,应按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的提法来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要把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四个重要环节,即: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伪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片面认识,克服只注重兴办商品市场一个环节而忽视另外三个环节的倾向。与会专家学者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一切经济活动都按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办事,有序竞争、优胜劣汰的经济。伴随它的发展,社会必须有相适应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对社会各种素质,特别是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市场机制在发挥38理论月刊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开放中应予重视的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省的改革开放也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中央关于以浦东开发为龙头推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起飞战略的实施,三峡工程等一批重大骨干建设项目的上马,武汉、黄石等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为我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但在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以下一些不容忽视问题:(;)金融、税收秩序较混乱,财政困难状况加剧。湖北本是资金紧缺的省份,近些年由于超计划贷款,大量资金被拆借、挪用去开发房地产、办公司经商、炒股票,出现应确保的重点贷款无法保证,一些银行支付困难。税收进度缓慢,该收的收不上来,而财政支出不断增加,不少市县出现赤字,以致有些下部、教师不能按时领取工资。(二)、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开发区建设过热。部分公有制企业机制不活,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亏损严重,包袱沉重,情况令人堪忧。一些地区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上,盲目建开发区,结果是“头年占地,第二年推土,第三年长草”,造成地力、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三)、党的农村政策在一些地区没有认真切实贯彻执行,部分农民生产积极性仍不高。一些地区,种粮增产难增收、农民负担越来越重,收购农副产品打“白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中央和省委采取措施,清兑了农民手中的“白条”,但少数地方又出现了变相白条(发存款折)、变相负担,令农民又生新忧,值得各级领导深思与重视。(四)、市场机制缺乏规范,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一些腐败现象发生。表现在原有政策、法规已不适应新体制,与市场经济目标配套的法制尚未建立。竞争、交易得不到法律保护,国内统一市场难以形成。有的人乘机进行违法经济活动,有的搞权钱交易,有的打着发展市场经济的旗号兴办公司,化国有资产为小团体所有,大捞实惠。(五)、物价上涨较快,城乡居民生活费用负担增大。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1.5%,城乡居民的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9.3%,城乡居民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亏损企业的职工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以上虽是发展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否则将影响我省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加快我省改革和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对于当前我省改革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会专家教授认为,在指导思想上应按照中央有关精神,紧紧把握发展这一硬道理,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具体对策建议有以下几点:(一)、重视理论思维,克服忽视理论的倾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充分认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当前,社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是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的则与人们理论上未搞清,认识上有偏差有关。因此,必须在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湖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武汉素称九省通衢,具有区位、人才、资产存量诸多优势,在全省改革和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只有充分发挥武汉的龙头作用;才能带动全智经湃的发展。当前应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全省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近一半,利税约占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80%。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湖北,须舞好武汉龙头;搞活武汉,关键是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组织召开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探索依靠改革开放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新路。(三)、稳定农业,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超常规发展乡镇企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和发展农业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发展农业,首先是要继续深化农村的改革;其次是要落实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是要超常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四)、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正确处理发展和调控的关系。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防止走老路、搞一刀切。既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精神,又要从湖北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在宏观调控中求发展。(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反腐倡廉,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滋长、蔓延开来,它不仅侵蚀着一些人的灵魂,而且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因此,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包括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以克服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要下大力、动真格惩治腐败行为,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三是狠刹乱收费、公款大吃喝、公费旅游、争购高档轿车、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以弘扬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勤政爱民的良好风尚。(学步)理论月刊39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网址: http://www.llykbjb.cn/qikandaodu/2021/0727/420.html


上一篇: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北京观点综述
下一篇:监利县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