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日益丰富以及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不单是鄂伦春民歌这一口传文化,许多其他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摆脱单靠口传心记传承的局面,都可以通过现代理念和技术收集进行整理,并借助数字化方式保留下来。因此,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方法,以语音学方法研究鄂伦春民歌的发音机制,提取并分析相关数据和参数,从韵律学角度研究鄂伦春民歌,为鄂伦春民歌建立参数模型,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视角并积累富于可行性的实践经验。
(本文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支持计划项目“语言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BGY2021KY-06QT)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谭震 葛东雷
文章来源:《理论月刊》 网址: http://www.llykbjb.cn/zonghexinwen/2022/0131/464.html